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而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它是现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构成要素,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互补互生,才最终形成了富有活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我认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会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长葆活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对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的把握方面有自己的特色。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称为“相业联系”的思维,具体表现为“天人合一”的观念,也体现在注重协调人际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等实际行动中。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增加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当代社会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仍然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精神思想源泉。传统文化及时发扬,对维护民族权益具有重要作用。中华儿女经过漫长的历史洗涤仍能够吃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有一种强大的信念支撑着,这也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国传统养成了一种礼俗社会,是靠道德,风俗习惯来管理这个社会,因此中国也十分重视修身养性,即道德的自我完善,它会显示出内在的超越,而不是对外在的征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主流形态的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善”为目标,主张人们“清心寡欲”,存天理,灭人欲,“知足常乐”“安贫乐道”,这对于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道德潮流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它作为一面镜子,反思目前的社会情况,发挥它在当代的价值。人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加平等互助、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较力笼统性的理念,是中国所有文化的总称,它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基础,对我国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意义和指导意义 。当代社会文化体系错综复杂,我们一定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发展和传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文化基础和思想基石。

   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生命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们去积极努力地奋斗,去提升自己。


哦莫 2023-06-23